(三)油路各组件的作用及保养分析
油路是机器运转的命脉,因此其必须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也就是说整个油路必须畅通无阻。若要保持油路畅通,就必须使油路走线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下面以油路的走线图为例,详细分析每一部件的保养内容。
1.供油箱。供油箱正常工作时,油箱内必须盛够足量的油。油量是否满足要求可通过油标检测出来,有的机器油棕能够显示出动静两种状态油箱里面的油量。要注意的是:油箱的油标出现故障时,只能打开油箱的罩子观察油量的大小或通过其它部位的油标(或润滑部位的油量)来估计油箱里面的盛油量。有些密封不好的油箱容易出现漏油,因此应该经常检查油箱里面的盛油量。油箱里面的油应保持清洁,在更换机油时最好先将机油过滤一遍(用纱布)。
2.前过滤器。前过滤器是用于过滤油箱里面的杂质用的。时间久了,油箱里面的杂质有可能把滤网孔堵住,使得油无法进入,从而使润滑部位得不到正常的润滑油。如果发现此过滤器脏了应及时清洗,但应注意不要把它弄破了。
3.油泵。油泵是使油获得能量,从而使其能流到所需加油的地方。由于大部分油泵采用的是齿轮泵。从传动上看,这种泵一般都不会停转。但应注意这种泵的泄漏。尤其是压力越大,其泄漏就越严重。再一个就是防止杂质进入泵内,造成齿轮磨损。
4.后过滤器。后过滤器是用于过滤油泵里面的金质用的。其中铁屑为杂质的主要成份。此过滤器必须绝对可靠,因为出去的油就要用于润滑。所以后过滤器一般都使用超精细过滤器。由于此过滤器的过滤孔桩小,很容易堵塞,因此必须经常清洗。否则一旦堵塞,将使后续供油困难。
5.供油管ⅰ。供油管ⅰ主要是把油传给分油阀。对其要求就是要通油流畅,因此不应使其弯曲变形过大,而且要注意不应使其与运动部件相赠。油管不畅时,最好换成新管子,为了应急也可用钢铁丝插入使其畅通。
6.分油阀。分油阀是用于分配润滑油量的,因为各油位的用油量并不完全一样。分油阀除能控制油量分配外,还应能控制怕压的大小。目前国产机器采用的分油阀只能控制油量的大小,而大多数进口机器采用的分油阀还能控制压力大小。分油阀的分油量应按泊位的要求进行调节,一般不应随意调节。分油阀工作不正常对,可以打开清洗。分油阀的制做已经标准化,可以根据要求选购。
7.供油管ⅱ。供油管ⅱ负责把分配阀内的油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。这类供油管有的与油眼相连,将油直接打进油眼里;有的是未端油嘴位于润滑部位的上面,油通过油嘴滴入需要润滑的部位。对于和油眼直接相连的油管,如果油眼固定,则将油管连好即可;如果油眼不固定,则油管应随油眼的运动而运动。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柔性油管、选择油性油管应注意其耐压力,如果其耐压不够,工作时胀裂,则会破坏该部位的润滑条件,后果不堪设想。对于和油眼不直接相连的油管,油管的位置一定要和油眼(或润滑部位)相对。如果不相对,则该部位的润滑无法进行,尤其是维修时更应注意这一点,不应随意动油管。供油管ⅱ本身的保养同供油管ⅰ。
8.油眼。油服是把油通向润滑部位的最好后一道关口。油眼一般有两部分组成:注油孔和油槽。油通过油孔流向油槽,再经过油槽直接注入润滑部位。因此油孔是否畅通、油槽位置开的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润滑效果的好坏。未过滤的油就有可能把油孔堵死,另外润滑部位的铁屑也可能会破坏油槽的润滑效率。在拆装和大修机器时要把油孔和油槽内的杂质清洗干净。对于轴类润滑一般都有油眼,而象齿轮、凸轮之类就没有油服,油通过供油管区后直接滴到所要润滑部位。这时要注意油管不能偏离润滑部位,否则会造成精度下降。
9.回油管ⅰ。回油管ⅰ一般都有两部分组成:回油孔和油管。回油孔和油管一定要畅通,否则润滑部位的油无处泄漏,而后续润滑油不断加入,从而造成该处油压急剧升高,当油压达到使油能透过密封圈时,油就开始通过密封圈向外泄漏。除此之外,润滑部位的杂质无法泄漏出来,给润滑带来困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更换密封圈是无济于事的,必须想办法使回油管ⅰ畅通。没有油眼的油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10.回油箱。回油箱是盛装从润滑部位流出的润滑油用的。在小型机器上,供油箱和回油箱公用。在大型机器上,由于有些润滑部位离供油箱太远,因而需备专用回油箱。回油箱还能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。因为在型机器润滑时需要大量的润滑油。如果只靠供油箱供油,供油箱就得做的相当大,这就会便机器看起来很笨拙。而且远处的润滑油回油很困难,容易造成油的泄漏。
11.回油管ⅱ。回油管ⅱ是连接回油箱和供油箱用的,这样回油箱的油可以很快返回供油箱,使这些油重新进入润滑油路。如果回油管ⅱ不畅通,则供油箱的油越来越少,润滑不能维持正常进行。只要是循环式润滑,供油箱和回油箱总是连通的。
(四)润滑详析
润滑的目的是减少有害摩擦。这里提到的有害摩擦意思是并不是所有部位的摩擦都要润滑,有些部位的摩擦,如:皮带轮等,是有益的,因而是不能润滑的。要有摩擦就必须有相对运动(或相对运动趋势),因而只有相对运动的接触面才需要润滑,这是设计润滑油路的一个基本准则。从润滑的角度来讲,油路越简单越好,润滑部位越少越好,润滑越方便越好。这就要求机器接触式相对运动的部件越少越好,润滑部位越明显越好。这是设计油路的又一个基本准则。
由于印刷机结构复杂,相对运动部件较多,这给油路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。要使每一个润滑部位都配上油管几乎是不可能的,因此印刷机上一般都采用两种润滑方法:一种是定位润滑,一种是雨淋式润滑。定位式润滑就是将润滑油直接加到润滑部位,这种润滑适合于固定式的回转轴。雨淋式润滑的润滑油向下雨一样从高处流到所需润滑的部位。这种润滑方式要兼顾很多润滑部位,设计上不得不采用较大的油量,这就增加了漏油的可能性。
定位润滑所需的油压较大,机器速度越高,所需油压越大。因而对定位式润滑的油管都要求有较高的耐压强度。雨淋式润滑则不需大的油压,只要能把油箱里面的油加到所需润滑部件上端即可。但机器速度高低变化,用油量大小也相应有所变化。上述是设计油路要遵循的第三个基本准则。
润滑油是不是越多越好呢?有些师傅总认为润滑油越多越好,加油时总是尽最大力量加,恨不得把该润滑部位放在油箱里,认为这样做润滑效果才最好。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合适的,也是没有必要的。润滑油都有一定的粘性,因此它也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消耗,所以润滑油不宜过多。
润滑油的损耗途径有如下几条:一是变质。在润滑部位的润滑油受到高温会产生化学反应,失去了油本身的性能。二是泄漏。尽管在润滑部位采用密封圈,但是总有或多或少的油从密封圈边缘渗透出来。由于润滑油的损失,润滑部位的油需要不断补充。很多机器在油路上都装有延时装置,这样可以保证定时上油。
润滑油的选用。不同机器选用机油型号大小是不一样的。如高温的润滑部位就需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,而低温的就需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。这是因为温度高了,润滑油粘度降低;温度低了,润滑油粘度升高。而在润滑部位的油必须有一定的粘性,这样它才能粘附在接触表面上。以机器为例,假如冬天选用40号机油,夏天就应选用50号机油。对于气泵来说,由于其工作在高温状态下,因而选用油的粘度应更大些。
(五)油润滑与脂润滑
油润滑与胀润滑是机器上采用最广泛的两种润滑方式,但它们在实际使用中各有侧重。由于油的流动性大,而且能够连续补充,因而能把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出去,所以油润滑适用于高速、重载机械润滑。脂的流动性差,摩擦产生的热量被完全吸收,而不能扩散出去,因此脂润滑适合于低速、轻载机械的润滑。脂润滑属于手动式的润滑。由于润滑脂吸热后流动性增大,容易从润滑部位溢出.而其却不能自己连续补充,所以应定期检查胀润滑状况。
所有的开闭牙凸轮都不需要润滑,所有的弹簧都需润滑。